新疆麦盖提县:文化下乡暖基层 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精神大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月13日,喀什地区歌舞剧团2025年度“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下基层演出活动走进麦盖提,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月13日,喀什地区歌舞剧团2025年度“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下基层演出活动走进麦盖提,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为深化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11月13日上午10时,一场以“豫新少年手拉手 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视频联谊活动,在河南息县第三初级中学与新疆麦盖提县第四中学之间成功举办。活动通过云端相会的形式,让中原文化与西域风情深情对话
为深化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11月13日上午10时,一场以“豫新少年手拉手 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视频联谊活动,在河南息县第三初级中学与新疆麦盖提县第四中学之间成功举办。活动通过云端相会的形式,让中原文化与西域风情深情对话
10月25日,“山海昆仑 金韵胡杨”——第六届新疆喀什丝路文化胡杨节在麦盖提县开幕。本次活动以胡杨为魂、以文化为桥,尽显喀什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为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四十六团永兴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毗邻的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守望相助,从“有形”帮扶、“有感”联结到“有效”共享,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融合发展,凝聚起兵地各族群众共富共美的磅礴力量。
金色沙海任驰骋,越野激情正燃烧。第六届新疆喀什丝路文化胡杨节期间,麦盖提县N39°沙漠旅游景区凭借其“沙漠文化+极限运动”的创新融合模式,成功出圈。在这里,每一次油门轰鸣都呼应着沙海的辽阔,每一段赛道驰骋都解锁着沙漠的野趣,让胡杨节的狂欢多了份直击人心的硬核魅
你敢相信吗?当我们还在享受假日悠闲的时候,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正在创造一个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如今正被一寸寸地改良,变成层层叠叠的金色麦田。
10月10日,麦盖提县人民政府、日照市对口支援麦盖提县工作指挥部联合主办的“丝路连山海·合作创未来”2025 新疆·麦盖提县产业招商暨文旅推介会在青岛举行,青岛市文旅局、日照市文旅局、相关行业协会及150余家纺织、服装、文旅企业参加,旨在进一步加强麦盖提县与东
谁能想到,中国人在新疆玩出了新高度——沙漠里长出金灿灿的麦浪,盐碱地里蹦出活蹦乱跳的三文鱼,连戈壁滩都成了火龙果的“豪宅”!最近新疆农业的“逆天操作”直接冲上热搜,连外国专家都直呼“不可能”。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咱们的钱包又能省多少?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珍贵照片画册”,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
2024年5月,带着山东法院的嘱托,我跨越万里从黄海之滨抵达唯一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麦盖提县。初到这片土地,干燥的风沙、陌生的语言和迥异的生活习惯让我倍感压力。但当地同事的热情和群众期盼的眼神,让我明白援疆并非“过客”,而是“归人”。
新疆麦盖提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的6400亩小麦喜获丰收,亩产达294公斤。本是一场本想"保粮食"却意外搞成"治沙漠"的乌龙工程。
2023年,山东日照援疆指挥部响应国家粮食产能提升号召,在新疆麦盖提县启动了一个看起来很"疯狂"的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小麦。这里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90%以上是沙化地貌,盐碱度严重到让当地农民直摇头:"沙地上种粮?种子撒出去都不一定能找回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带着资金、技术和人才奔赴天山南北,一批批特色产业在戈壁滩上生根发芽,一个个民生项目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大家都知道,中国粮食安全这事可马虎不得,毕竟人口多,饭碗得端得稳稳的。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888万吨,这数字听着挺亮眼,可全球极端天气闹腾得厉害,高温干旱啥的接二连三,对农业冲击不小。
今年教师节,一场跨越千里的云端研讨会,将聊城大学与新疆麦盖提县紧紧相连。会议聚焦“如何实现从短期实践帮扶到服务边疆振兴的长效赋能”,而这正是聊城大学教务处实验与实践中心副主任韩涛用四年时间写就的答卷——494名支教生、846个班级、服务学生4.23万人次……数
现今,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适合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少儿阅读的书籍匮乏幼儿园、小学里书籍陈旧、数量又少,而太多家庭几个孩子都没有一本课外读物。